抗美援朝,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发布者:姚小芹发布时间:2021-03-16浏览次数:2581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评价“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但在71年前,对于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国家才在战争的废墟上建立起来,当美军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时,中国“要不要打、能不能打”是摆在面前一场极其严峻的考验。

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着雄伟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21岁的大学生周硕走在参观人群中,前来“打卡”“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展厅里肃穆安静,一面绣着“中国人民志愿军”七个大字的鲜艳红旗静静张贴在墙面正中央,前方不远处的空地上,巨大的朝鲜地图上方,100面鲜红的番号旗组成志愿军番号旗阵,吸引着参观者驻足、拍照。

这是71年前抗美援朝战争期间100个参战建制单位的番号,其中的几支部队于1950年10月19日第一批入朝作战。随后的两年零9个月里,29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前赴后继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与当时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展开生死较量。

“没有那一代人的英勇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站在威武的旗阵下,身为00后的周硕感到一种“无声的震撼”。

2020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志愿军老兵朱述元看到自己当年所在部队的旗帜时老泪纵横。当日,部分志愿军老兵代表参观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记者陈剑 摄

“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在展厅的一隅,一份《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誓词》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并列展出,泛黄的纸张和模糊的字迹记录着志愿军将士不畏牺牲、保卫和平的勇气与决心。

在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军事史专家徐焰看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之际,敢下出兵这个决心,体现出毛泽东对整个国内外战略形势的洞察力和过人的胆识与气魄。”

据毛泽东的秘书胡乔木回忆,“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20多年,记得有两件事是毛泽东很难下决心的,其中一件事就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

悬殊的国力对比是最大的难题。1950年,美国的钢产量达到8772万吨,拥有众多火炮、坦克与战机,而中国的钢产量只有60万吨,军队只有步兵和少量炮兵,更无从谈起制空权与制海权。

但战火已经烧到了家门口。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三管齐下”的武装干涉措施,即同时出兵朝鲜和台湾,并派军事顾问团进入越南。按照毛泽东的说法,这是“三把刀”插来——朝鲜一把插在头上,台湾一把插在腰上,越南一把插在脚上。

从1950年10月1日收到朝鲜党和政府关于中国出兵给予援助的请求,到10月19日正式出兵,毛泽东反复权衡,多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会议进行商议。最终,尽管前苏联提出不能出动空军支援,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还是作出决定,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徐焰将军上世纪90年代曾受邀参加前苏联有关朝鲜战争档案材料的鉴别工作,阅读战前和战时苏、中、朝三方往来的电报和内部文件,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时如果不敢迎战,美国侵略到东北和台湾,随时可能再发动战争,刚建立的新中国又会重陷战火。但打了这一仗,世界各国从此知道,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不再是能欺负的了。”

“毛泽东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是很有远见的,几十年后再看解密的历史资料更会油然而生深深的敬意!”他说。

1950年10月19日傍晚,黄昏暮色中,志愿军先头部队第38、第39、第40和第42军悄悄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22岁的志愿军战士吕长浩就走在第一批入朝部队的队伍里。70年后,站在军事博物馆展厅里的番号旗阵下,看着老部队“炮二师”的旗帜,92岁的吕长浩忍不住热泪盈眶。老人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入朝参战时的情景,当夜色降临,对面的朝鲜黑漆漆一片,山脉只隐约能看出一个大致的轮廓,远处传来接连的枪炮声。

但走上鸭绿江断桥时,没人想过害怕。年轻的吕长浩和战友们心里只有一件事:“战胜敌人,保卫家乡。”

“打破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当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批部队6个军30万人入朝参战时,华盛顿当局和东京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都沉浸在朝鲜战争即将结束的乐观情绪中。自信而傲慢的麦克阿瑟认为,“没有任何一个中国军事指挥官会冒这样的风险把大量兵力投入已被破坏殆尽的朝鲜半岛”,他甚至计划在1950年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

对中国人民决心和力量的轻视态度,使得美国决策者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实力和行动计划都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这最终导致了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惨败。

1950年10月25日,进入朝鲜的志愿军第40军第120师、118师与向北冒进的南朝鲜第1师、第6师遭遇,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战。这一天,后来被中国政府确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纪念日。

对美军的第一次重创,则发生在仅仅6天后。云山战斗中,志愿军第39军官兵以机关枪对大炮、双腿对摩托车,用劣势装备重创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号称美军“王牌师”的美骑兵第1师。

如今,印有麦克阿瑟亲笔签名的圣诞贺卡作为战利品就摆在军事博物馆的展柜里,精致的卡片上写满给吃了败仗的联合国军官兵打气的话。00后大学生周硕看完觉得这“无力而可笑”。“美国‘钢多气少’,我们‘钢少气多’,但志愿军官兵就是凭借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依靠‘小米加步枪’,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周硕的太姥爷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小时候,他发现沉默寡言的太姥爷身上有不少战争年代留下的伤疤,参观展览让他身临其境走进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周硕激动地说:“那些疤痕就是老一辈用鲜血和生命获得的军功章!”

展厅的展柜里陈列着伤痕累累、型号各异的机关枪与冲锋枪,这些历经战火洗礼的枪支见证了朝鲜半岛上血与火的交锋。入朝初期,志愿军装备短缺,武器被称为“万国造”。

1950年11月30日,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38军第112师第335团3连在行军过程中与美军遭遇,在毫无工事依托的阵地上,与蜂拥而至的美军展开5个多小时的激战。因久攻不下,美军调集了数十门火炮和近20辆坦克对该连松骨峰阵地进行猛攻,并用飞机投下大量凝固汽油弹,高地一时被烧成一片火海。

然而美军仍然没能前进一步。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3连全体官兵包括伤员在内,带着满身的火焰奋勇扑向敌军,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这一次,他们最后的武器是枪托、刺刀、石头和牙齿……

后来,著名作家魏巍将3连的事迹写成长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国内引起巨大轰动,英勇的志愿军将士从此被祖国人民称作“最可爱的人”。

历时两年零9个月的浴血奋战中,200多万志愿军官兵奔赴朝鲜战场,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英雄功臣和近6000多个英雄集体。197653位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就包括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

祖国和人民从来没有忘记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如今,一张张功臣与烈士的黑白照片悬挂在展厅各处。在第五次战役的展墙上,并列展出的十位“一级英雄”资料显示,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

不远处的“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专题展柜中,一份吉林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报名统计表,则更直观地记录下一批年轻人参军报国的热情。在年龄一栏,最大的两位20岁,最小的一位仅16岁。

“当时不论老少,都一呼百应。管你对面的敌人有多强大,我们都要打回去,大家一听打仗全都嗷嗷叫!”曾亲历上甘岭战役的老兵吕长浩站在战友们的照片前,双眼饱含热泪。他记得,当时的队伍中,一部分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老八路,一部分是十几岁、二十出头的“孩子”。

能参战的就参战,去不了的就在后方支援。战争打响后,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运动。工人和农民自发喊起“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枪炮”“要人有人,要粮有粮”的口号加速生产,一位老人将挑水挣的钱捐出以购买武器,全国的小学生则纷纷捐出糖果钱,集资购买“儿童号”飞机。据统计,截至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捐款达到5.565亿元人民币,可以购买战斗机3710架。

周恩来总理当时说:“这是一个空前的、大规模的、全国性的、领导与群众结合的运动,它的力量将是不可击破的。”

“不可击破”的精神力量弥补了装备上的差距。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一度逼近鸭绿江畔的美军被赶回到三八线附近,最终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接受记者采访时,徐焰将军说,考察历史可以看出,从内战演进为国际化的朝鲜战争从三八线开始最终又基本回到原地,是以平局结束。新中国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却是从鸭绿江边开始,最后取得将世界上最强的对手击败500公里的战果,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伟大胜利。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的消息传来,中国国内一片欢腾。据卫士回忆,当天毛泽东破例在中南海的院内清唱了一曲京剧。而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则在回忆录中沮丧地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司令官。”

“我们的国家从此今非昔比了”

在主题展览反“绞杀战”专题展柜的最上层,美空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的风镜和身份牌被并列摆放在那里,如今已残缺不全。1952年2月10日,当年仅25岁的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张积慧击落这名美军王牌飞行员时,没有人想到,“几乎在一夜之间,中国就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空军强国之一”。

这句话出自美国空军时任参谋长范登堡之口。战前,中国的空军只有一个作战旅和150架飞机,停战时已扩充到23个航空兵师和3000架飞机。

“炮兵则增加到地炮师17个,高炮师8个,其中大部分入朝参加过轮战。”徐焰说,“短短3年时间,我们的解放军便由过去的单一兵种作战,过渡到了现代多军兵种作战。”

根据中央“边打边建”的指导思想,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国内还在有效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每年的经济平均增长率高达15%,真正做到了“打仗建设两不误”。徐焰说,“以前很多人以为,开战会给新中国带来巨大的消耗和损失,其实正相反,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建设,都是在这时候奠定的基础。”

在他看来,一个国家在战时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关键在于正确的领导方向和空前团结的民心。“八国联军进北京时,两万人就能长驱直入北京,是因为清政府无能。抗美援朝期间,美国把除原子弹以外的各种现代化武器都用上了,却还是被推回到战争的起点。一场战争,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证明了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

“抗美援朝战争无疑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这一战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我们的国家从此今非昔比了。”这位从军52年的将军说。

2021年春节前的一天,00后大学生秦邦汉来到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现场重温这场胜利。这名21岁的年轻人站在展馆中央刻着功臣与烈士名单的英雄墙前扪心自问:“如果是我,我敢不敢加入其中呢?”

尽管从小生长于和平年代,对战争的理解大多来自影视剧和书籍,但秦邦汉明显感到,“先辈的热血也在如今的我们身上流淌着”。他很快得出结论:“毫无疑问,无论在什么年代,英雄精神都不会消逝,后辈也会作出同样的选择。”

“当年的同龄人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与发展,现在该年轻一辈接手了,我们也会守护岁月静好。”秦邦汉站在英雄墙边坚定地说。另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则在观众留言簿上工整地写下一句《少年中国说》里的话:“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在秦邦汉的身后,“实现停战 胜利归国”主题模块的展墙上,1953年停战后彭德怀的一句话被悬挂在了最醒目的位置——“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