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生工作 >> 正文
关于举办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发布者:王达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次数:2821

全院师生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提升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能力,激发广大学生和教师参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我校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水平,营造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氛围,进而遴选一批优秀作品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及全国总决赛,经研究校团委决定举办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转发如下:

一、竞赛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二、参赛办法

(一)参赛对象

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生,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均可参赛。

(二)竞赛内容

参加竞赛的作品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参赛作品应从实际出发,符合社会需求,多关注社会、民生、热点问题。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该项作者仅限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作品不在此列。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其中学术论文在 8000 字以内,调查报告在15000 字以内。

3.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两类:A 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 类指投入较小,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三、竞赛规则

1.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 申报者必须承担作品 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三人, 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需申报集体作品。

2.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品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本科生作品、硕士研究生作品或博士研究生作品。

3.参赛作品可以是近年来我校学生完成的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比如参加创新性实验计划所取得的成果,鼓励申报已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或已申请科技发明专利的优秀学术科研成果。学生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作品、往届参赛作品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内。

四、赛程设置

1.准备阶段(2020年10月至2020年11月)

校团委将联合各学院对相关政策与要求进行宣讲,请各学院根据各自学科特点和近两年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广泛挖掘自身优势和特色项目,组织指导本单位学生认真选题,联系指导老师自行组建团队,并且根据申报类别完成材料报送要求中相关材料汇总。

2.初赛阶段(2020年11月至2020年12月)

各学院根据通知要求进行初赛评审并排序,汇总后上报校团委。根据学科特点,各学院重点推荐项目数量,工科学院不低于5项/院,理科学院不低于3项/院,文科学院不低于2项/院。在征集完成后,校团委将对征集的项目进行初审。

3.决赛阶段(2021年3月起)

校团委将根据团中央、团省委当年竞赛相关要求,组织开展校内决赛,最终确定获奖等级,以及参加省赛、国赛重点备赛项目,校团委将对备赛项目提供资源,进行重点培育,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五、竞赛奖励

1.根据参赛情况和决赛结果,分赛道按比例分别评定一、二、三等奖若干并颁发证书。

2.根据各学院组织情况,评选优秀组织奖八个,优秀组织奖主要考察各学院申报作品数量、申报作品质量、获奖数量、指导教师结构合理性、团队成员结构合理性等。此项赛事组织工作将作为学院团委年度考核主要依据之一。

3.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全国或江苏省奖项作品的个人或团队,具体奖励政策参照附件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Ⅰ类竞赛奖励办法》(校发〔2020〕139号)执行。

六、材料报送

1.赛程准备阶段各学院需组织各团队或个人填写《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征集汇总表》(附件2)与申报书(附件1)等材料。

2.请各参赛队伍于2020年12月18附件1、附件2等书面材料,纸质版一式三份交至计算机楼103,电子稿以“挑战杯+项目名发送至邮箱jrygqt@163.com

3.附件1中需准确填写作者可用的电子邮件地址与移动电话号码,电子文件名必须用以下格式:(学号)+(姓名)+(作品名称)+(个人/团队)。

七、活动要求

1.各学院应高度重视,充分宣传发动,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同学参与竞赛。

2.各学院要广泛动员优秀教师参与指导竞赛项目,特别是有高层次人才项目的教师,对学生和作品给予切实指导,力争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3.所有参赛的个人或团队,以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归口管理。

4.比赛严禁抄袭,一经发现,一切后果由参赛者个人负责。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联系人:梅润杰、李艳艳

联系方式:025-58731121,025-58699910;

 

附件1: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作品申报书.docx

附件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项目汇总表.xls

附件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Ⅰ类竞赛奖励办法.pdf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团委

2020年10月9日